Ctrl+K

搜尋方式

大言聳聽

ㄉㄚˋ ㄧㄢˊ ㄙㄨㄥˇ ㄊㄧㄥ

猶「危言聳聽」。見「危言聳聽」條。01.清.黃宗羲〈陸文虎先生墓誌銘〉:「凡懷貪射利、乘間抵隙及故為大言聳聽、巧售傾險者,預行杜絕。」

辨識

參考詞語:「危言聳聽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危言聳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危言聳聽原作危言駭世」。「危言聳聽」是故意說些誇大嚇人的話,使聽的人驚駭的意思。「危言」的「應當就是「危險」的意思。和《論語.憲問》所說的「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的意思不同。《論語》的「危言」是指「正直的言論」。在宋代呂祖謙〈館職策〉中提到漢文帝時,國家承平,如果較之於「成康之治」也許不足,但是較之於春秋戰國以降的政情,則綽綽有餘了。但是在《漢書.卷四八.賈誼傳》中,卻提到賈誼上疏給文帝,奏章開頭就說:當今國事,可以令人痛哭者一,流涕者二,長嘆息者六。從賈誼的奏章來看,似乎文帝時的朝政簡直糟透了,根本不像史實告訴我們的。有人就認為賈誼是在「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意思是說賈誼是在故作驚人之語,好痛快地抒發內心的憤悶。呂氏這篇文章是今天可以找到關於「危言聳聽」較早的源頭

書證

  1. 清.黃宗羲〈陸文虎先生墓誌銘〉:「凡懷貪射利、乘間抵隙及故為大言聳聽、巧售傾險者,預行杜絕。」

在其他地方搜尋「大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