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翻地覆
ㄊㄧㄢ ㄈㄢ ㄉㄧˋ ㄈㄨˋ
形容巨大地改變原有的情狀。語出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
用法
形容巨大地改變原有的情狀。
用在「急遽變化」的表述上。
例句
- 她脾氣不好、一生氣就會鬧得天翻地覆。
- 抗議比賽不公的觀眾、在賽場外鬧得天翻地覆。
- 老師一不在、調皮的同學們在教室裡鬧得天翻地覆。
- 公司因為改組、所以經歷一場天翻地覆的人事調動。
- 自從養狗之後、家裡就被這幾隻小動物搞得天翻地覆。
- 經過這場大地震、整個山區可說是天翻地覆、面目全非。
- 他兩兄弟感情不睦、經常吵架把家裡弄得天翻地覆、讓父母傷透腦筋。
- 議事廳上、幾位代表故意以程序問題擾亂議事進行、將議場搞得天翻地覆。
辨識
近義:昏天黑地
反義:一如既往、風平浪靜
參考詞語:「翻天覆地、地覆天翻、覆地翻天、翻天作地、翻天攪地、海覆天翻」
覆、音ㄈㄨˋ、傾倒。不可寫作「復」。
典故說明
唐朝詩人劉商、字子夏、彭城人、少時博學強記。大曆進士、官至檢校禮部郎中、汴州觀察判官。他能文善畫、喜好道術、詩以樂府見長。著有〈胡笳十八拍〉傳世、當時兒童婦女皆能誦之。〈胡笳十八拍〉是敘述漢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際遇。蔡琰、東漢陳留圉人、名儒蔡邕之女。幼承家學、博覽群籍、深諳音律。獻帝初平二年(西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擄至北方、為南匈奴左賢王去卑脅迫成親、從此羈留胡地十二年、並育下二子。曹操當政後、念及與蔡邕的舊日情誼、遣使前往胡地、將蔡琰贖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異於故鄉的風土民情、不禁感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故、就像天地整個翻覆過來一般。後來「天翻地覆」就用來形容巨大地改變原有的情狀。
書證
- 唐.劉商〈胡笳十八拍.第六拍〉:「怪得春光不來久、胡中風土無花柳。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源)
-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老子是箇占便宜、不肯擔當做事底人、自守在裡、看你外面天翻地覆、都不管、此豈不是少恩?」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三:「世間人事改常、變怪不一、真個是天翻地覆的事。若不眼見、說著也不信。」
- 《紅樓夢》第二五回:「寶玉一發拿刀弄杖、尋死覓活的、鬧的天翻地覆。賈母王夫人見了嚇的抖衣而顫、且兒一聲、肉一聲、放聲慟哭起來。」
- 《孽海花》第二六回:「可是不放她出去、她又鬧得你天翻地覆、雞犬不寧、真叫我左右為難。」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