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存微弱的一口氣。形容生命已到了最後時刻。語本晉.李密〈陳情表〉。 △「日薄西山」
01.《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此時秀童奄奄一息,爬走不動了。」 02.《聊齋志異.卷一二.褚遂良》:「無論貧人不敢有妄想;且奄奄一息,有婦何為!」 03.《醒世姻緣傳》第六三回:「薛如卞依了母命,走到素姐房中,只見素姐奄奄一息,病臥床中。」 04.《紅樓夢》第一○六回:「賈璉走近旁邊,見鳳姐奄奄一息,就有多少怨言一時也說不出來。」 05.《糊塗世界》卷二:「他這位賢德太太,不知怎樣得了一個蠱脹病,卻是血蠱,起先吃藥也還有點靈驗,後來便一天加重一天,不到半年,已是奄奄一息了。」
形容生命已到了最後時刻。
參考詞語:「一息奄奄、奄奄殘息、奄奄餘息、殘息奄奄、氣息厭厭、氣息奄奄、淹淹一息」
「奄奄一息」原作「氣息奄奄」,出自晉.李密〈陳情表〉。晉武帝想召李密入宮做事,但從小撫養他長大的祖母年事已高,希望能親自照顧祖母安享天年,於是寫了這篇〈陳情表〉向武帝表明心意。「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說祖母已九十六歲,生命已將到盡頭,僅留下最後一口氣,隨時都有離開人世的可能。希望能多陪陪祖母,等她過世後再出來為皇帝效命。「奄奄」是微弱的樣子,常與「氣息」連用,表示呼吸極其微弱,快要斷氣之意,後世還有「奄奄殘息」、「奄奄餘息」、「殘息奄奄」等詞。明代以後,則以「奄奄一息」最常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