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孜孜不怠

ㄗ ㄗ ㄅㄨˋ ㄉㄞˋ
  1. 勤勉不懈怠。《漢書.卷七一.平當傳》:「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梁書.卷四八.儒林傳.何佟之傳》:「永元末,京師兵亂,佟之常集諸生講論,孜孜不怠。」

孜孜不怠

ㄗ ㄗ ㄅㄨˋ ㄉㄞˋ (變) ㄗ ㄗ ㄅㄨˊ ㄉㄞˋ

勤勉不懈。見「孜孜不倦」條。01.《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02.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七.容恕》:「(婁師德)前後四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樸忠沉厚,心無適莫。」

辨識

參考詞語:「孜孜不倦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孜孜不倦」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書經》,或稱《尚書》,相傳由孔子所編定,上記堯舜及夏商周三代,下至秦穆公時代的典謨訓誥。〈益稷〉篇記述大禹治水的事蹟。舜聽了臣子皋陶的謀議,於是也要禹說一些美言。禹跪拜行禮說:「我沒有什麼好說的,我只是每天勤勉不懈地工作。」皋陶說:「這是怎麼說?」禹回答說:「浩浩蕩蕩的洪水包圍了高山,淹沒了丘陵,人民被困在洪水裡。我陸行乘車、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順著山間荒涼的小徑砍樹作成路標。和益一起送上生鮮的魚鱉鳥獸給人民。我疏通九大河川,讓洪水順利流入四海;挖通溝渠引導水流入河川。和稷一起教人民播種穀物,並分送生鮮的食物給人民,使人民交易物資,互通有無。於是每個人民都安定下來,天下也太平了。」皋陶聽了就說:「唷!你說的好,我會向你學習,照著做。」在原文中,「孜孜」是勤勉不懈的意思,「不懈」就含有「不倦」的意味,所以「孜孜不倦」這一完整詞形,到《三國志.卷四一.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向朗》中首次出現。另外《書經.君陳》內容記載周公死後,周成王周公子君陳去治理王城東郊的成周,勉勵他遵循周公教化人民的方法,勤勉不怠,不可貪圖逸樂而荒廢政事,原文中也有「惟日孜孜」的文字。

書證

  1. 《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平當》:「今聖漢受命而王,繼體承業二百餘年,孜孜不怠,政令清矣。」
  2. 唐.劉肅《大唐新語.卷七.容恕》:「(婁師德)前後四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而樸忠沉厚,心無適莫。」

在其他地方搜尋「孜孜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