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室徒四壁

ㄕˋ ㄊㄨˊ ㄙˋ ㄅㄧˋ

即「家徒四壁」。見「家徒四壁」條。01.《魏書.卷七二.陽尼列傳》:「固剛直雅正、不畏強禦、居官清潔、家無餘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辨識

參考詞語:「家徒四壁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家徒四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為梁孝王的門客。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孝王死後、司馬相如就回到家鄉成都。但家境貧窮、難以維生、因與臨邛的縣官王吉相識、便到王吉家住了下來。臨邛縣的富商卓王孫聽說縣裡有貴客蒞臨、於是擺設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馬相如。席間、司馬相如彈了幾首曲子、博得滿座賓客的稱賞。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是個愛好音樂的人、當時因喪夫而寡居在家。她在門後偷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風度、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產生好感。有一天晚上、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但是司馬相如非常貧窮、家中除了四周的牆壁外、什麼也沒有、於是兩人又回到了臨邛縣、賣掉所有的車騎、做起了賣酒的生意。後來「家徒四壁」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家居徒四壁立」演變而出、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

書證

  1. 《魏書.卷七二.陽尼列傳》:「固剛直雅正、不畏強禦、居官清潔、家無餘財、終歿之日、室徒四壁、無以供喪、親故為其棺斂焉。」

在其他地方搜尋「室徒四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