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徒四壁
ㄐㄧㄚ ㄊㄨˊ ㄙˋ ㄅㄧˋ
家中只剩下四周的牆壁。形容家境極為貧困。語本《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
△「一貧如洗」、「文君新寡」
用法
形容家境極為貧困。
用在「貧苦窮困」的表述上。
例句
- 表哥家窮到家徒四壁、他只好半工半讀了!
- 雖然家徒四壁、但他卻能奮發上進、實在令人敬佩!
- 他經商失敗、賠光所有的資本、如今已是家徒四壁了。
- 他嗜賭成性、但十賭九輸、最後落到家徒四壁的地步。
- 他家中貧困、身邊沒有任何財物、可稱得上是家徒四壁。
- 王同學家雖然家徒四壁、但他非常用功、每學期都領獎學金。
- 老王好吃懶做、又不事生產、才不過短短數年就已經家徒四壁了。
- 九二一大地震後、許多災民落入家徒四壁的困境、急待社會各界救助。
- 李董事長從未忘記幼時家徒四壁的困苦情景、因此經常捐款幫助失學兒童。
- 雖然他現在已有一番成就、但很少人知道他的童年是在家徒四壁的環境中度過。
辨識
近義:一貧如洗、一無所有、四壁蕭條、室如懸磐、家貧如洗、家貧壁立、環堵蕭然
反義:金玉滿堂、家財萬貫、堆金積玉、富甲一方、富可敵國、腰纏萬貫、豐衣足食
參考詞語:「家徒壁立、四壁立、家無四壁、室徒四壁」
典故說明
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著名的辭賦家、為梁孝王的門客。據《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載、孝王死後、司馬相如就回到家鄉成都。但家境貧窮、難以維生、因與臨邛的縣官王吉相識、便到王吉家住了下來。臨邛縣的富商卓王孫聽說縣裡有貴客蒞臨、於是擺設酒宴招待王吉和司馬相如。席間、司馬相如彈了幾首曲子、博得滿座賓客的稱賞。卓王孫的女兒卓文君、是個愛好音樂的人、當時因喪夫而寡居在家。她在門後偷聽到司馬相如的琴聲、又看到他那翩翩的風度、馬上就被吸引住了。司馬相如也對卓文君產生好感。有一天晚上、卓文君就和司馬相如私奔、回到了成都。但是司馬相如非常貧窮、家中除了四周的牆壁外、什麼也沒有、於是兩人又回到了臨邛縣、賣掉所有的車騎、做起了賣酒的生意。後來「家徒四壁」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家居徒四壁立」演變而出、形容家境貧困、一無所有。
書證
-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與馳歸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崔寔)及仕官、歷位邊郡、而愈貧薄。建寧中病卒。家徒四壁立、無以殯斂。」
- 明.湯顯祖《南柯記》第一○齣:「我淳于棼人才本領、不讓於人、到今三十前後、名不成、婚不就、家徒四壁。」
- 《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四:「話說世間齊眉結髮、多是三生分定、……有那一貧如洗、家徒四壁、似司馬相如的、分定時、不要說尋媒下聘與那見面交談、便是殊俗異類、素昧平生、意想不到的、卻得成了配偶。」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一二.薛慰娘》:「僕故家徒四壁、恐後日不如所望、中道之棄、人所難堪。」
- 《孽海花》第三回:「那一天、就是我出來的前一個月、那時正是家徒四壁、囊無一文、他脾氣越發壞了、不是搥床拍枕、就是咒天罵地。我倒聽慣了、由他鬧去。」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