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寒食

ㄏㄢˊ ㄕˊ
  1. 每年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晉文公時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國哀悼,於是乃定是日禁火寒食。因介之推有龍蛇歌,故亦稱為「龍歌節」。
    [△] 冷節、寒節

寒食

ㄏㄢˊ ㄕˊ
  1. 約在清明前一、二日。參見寒食節」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宋.王禹偁〈寒食〉詩:「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可憐。」

  2. 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卷六一.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在其他地方搜尋「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