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對證處方

ㄉㄨㄟˋ ㄓㄥˋ ㄔㄨˇ ㄈㄤ

猶「對症下藥」。見「對症下藥」條。01.元.王惲〈靈照度丹霞圖〉詩其一:「對證處方唯一捨、不應真假比如來。」 

辨識

參考詞語:「對症下藥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診斷該給兒尋潟藥、李延發汗藥。他們覺得奇怪、就問:「為什麼症狀相同卻開不同的藥?」華佗回答說:「兒尋的病因在體內、李延的病因在體外、所以治療的方法不同。」分別給他們用藥、隔天就都好了。

書證

  1. 元.王惲〈靈照度丹霞圖〉詩其一:「對證處方唯一捨、不應真假比如來。」

在其他地方搜尋「對證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