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尸祿素餐

ㄕ ㄌㄨˋ ㄙㄨˋ ㄘㄢ
  1. 空受俸祿而無所作為。常用作自謙之詞。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久踐高位,妨群賢路,尸祿素餐,貪欲無饜。」《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三.降魔變文》:「寡人聞奏天恩,遣卿容身無地,昇沉榮辱,只在呼吸之間;對面千里,叨處榮斑,尸祿素餐,卿今即是。」也作「尸祿素食」。

尸祿素餐

ㄕ ㄌㄨˋ ㄙㄨˋ ㄘㄢ

猶「尸位素餐」。見「尸位素餐」條。01.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臣為令尹十年矣,國不加治,獄訟不息,處士不升,淫禍不討,久踐高位,妨群賢路,尸祿素餐,貪欲無厭,臣之罪當稽於理。」02.宋.王禹偁〈又謝恩表〉:「臣等尚容待罪,彌積厚顏,當主憂臣辱之時,抱尸祿素餐之過。」 

用法

01.漢.劉向《說苑.卷一四.至公》:「臣為令尹十年矣,國不加治,獄訟不息,處士不升,淫禍不討,久踐高位,妨群賢路,尸祿素餐,貪欲無厭,臣之罪當稽於理。」 02.宋.王禹偁〈又謝恩表〉:「臣等尚容待罪,彌積厚顏,當主憂臣辱之時,抱尸祿素餐之過。」

辨識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尸位素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尸位素餐」係由「尸位」及「素餐」二語組合而成。 「尸位見於書經.五子之歌》。根據記載,夏朝君王太康成天不理朝政,只知沉湎於享樂,以致於百姓都不再擁戴他。太康遊樂過度,已經到了不知節制的地步,甚至有一次在洛水(今河南省境內)田獵時,竟然一去就是百天,最後有窮國領袖后羿,因為百姓無法再忍受這樣的國君,將他阻絕在黃河而不得返國。 「素餐」則見於《詩經.魏風.伐檀》,詩歌內容是在諷刺在上位者不勞而食。詩人透過反詰設問的手法,反覆提到:有人不耕種、不收割,為何可獲取三百家的榖糧?有人不上山打獵,為何院子裡掛得都是貆的毛皮?詩歌末尾則說出君子們可是不會白吃、白喝而不從事勞動。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尸位素餐」,用來指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出現尸位素餐」的書證如《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朱雲》:「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朱雲當著漢成帝的面,批評張禹不能匡正輔佐主上,也不能對人民有所幫助,占著職位享受俸祿而不做事。今亦可用為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未能盡到職責


有提到「尸祿素餐」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