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彼此間有高山、大河阻隔。形容距離遙遠。語出唐.劉禹錫〈望賦〉。 (二)像山一樣的高聳,像水一樣的長流。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語出宋.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後亦用「山高水長」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或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一)01.唐.劉禹錫〈望賦〉:「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源) (二)01.宋.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02.明.夏完淳〈大哀賦〉:「禮魂兮春蘭秋菊,弔古兮山高水長。」 03.明.高啟〈送徐先生歸嚴陵序〉:「嘗游其耕釣之處,山高水長,想瞻遺風。」 04.《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雙忠記.張巡別母》:「切莫辜負朝廷作養,當思報本;切莫慮親老家貧,山高水長。」 05.《蕩寇志》第六回:「雲威道:『……如今賢姪且將令愛送到令親處安置了,自己再到這裡來住幾日何如?』希真道:『山高水長,有此一日。小姪如無出身,定來隨几杖。』」
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形容山水景色秀麗。
「山高水長」的意思有兩層,第一層是「山很高,水很長」,形容多所阻礙,例如唐代劉禹錫〈望賦〉中寫到「龍門不見兮雲霧蒼蒼,喬木何許兮山高水長」,句中的「喬木」指故鄉,「山高水長」是指路途遙遠,多所阻隔。劉禹錫寫下這篇賦的時候,正在被貶中,遙望京都,雲霧迷漫;眺望故里,卻山高水長,未知在何處。 + 「山高水長」的第二層意思如宋代范仲淹〈桐廬郡嚴先生祠堂記〉,裡面有幾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正是用「山高水長」來比喻人品高潔,垂範久遠。今日這個成語的用法,多偏用在第二個層次,或者引申比喻情誼或恩德深厚。今人亦見直接使用詞面的意思,把「山高水長」用來形容山水景色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