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披星戴月」。見「披星戴月」條。01.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二折》:「你只合帶月披星、誰著你停眠整宿?」02.《西遊記》第四七回:「在家人、這時候溫床暖被、懷中抱子、腳後蹬妻、自自在在睡覺;我等出家人、那裡能夠!便是要帶月披星、餐風宿水、有路且行、無路方住。」
參考詞語:「披星戴月」
此處所列為「披星戴月」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