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披星戴月

ㄆㄧ ㄒㄧㄥ ㄉㄞˋ ㄩㄝˋ
  1. 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有辛苦勞頓之意。
    [例]他一路披星戴月,馬不停蹄的,終於趕回家鄉

披星戴月

ㄆㄧ ㄒㄧㄥ ㄉㄞˋ ㄩㄝˋ
  1. 形容早出晚歸,旅途勞累。《幼學瓊林.卷二.天文類》:「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也作「披星帶月」、「帶月披星」、「戴月披星」。

披星戴月

ㄆㄧ ㄒㄧㄥ ㄉㄞˋ ㄩㄝˋ

「披星戴月」之「」、典源作「」。形容早出晚歸、連夜趕路或工作備極勞累。語本唐.呂巖〈七言〉詩其四四。

用法

形容早出晚歸、連夜趕路或工作備極勞累。

用在「勤奮苦幹」的表述上。

例句

  1. 為了完成任務、他披星戴月、兼程趕往前線
  2. 為了在天亮前趕回家、他披星戴月地連夜趕路。
  3. 為了養活這一大家子、他必須披星戴月地工作。
  4. 父親為了家計、披星戴月、終日奔波、十分辛苦。
  5. 我是貨車司機、過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6. 這一路上披星戴月、跋山涉水、終於把救濟品送到了災區
  7. 爸爸為了家人、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著、好讓我們衣食無缺。

辨識

近義:早出晚歸夙興夜寐夜以繼日櫛風沐雨

反義:玩歲愒時、曠廢隳惰

參考詞語:「戴月披星、披星帶月、帶月披星

典故說明

「披星戴月」原作「披星帶月」。呂巖、西元798∼?、亦名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唐朝時人、道教全真道派奉其為純陽祖師、故世稱呂祖。其理論以慈悲度世為成道的路徑、改劍術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對北宋道教的發展、有其一定的影響。在一首〈七言〉詩中、顯露出他淡泊名利、拋開世俗的人生。他認為命運的造化作為在於本身、相較於那些追求富貴名利的人、自己所選擇的這條路、顯得格外的孤獨。但是儘管路途遙遠而孤單、也只有默默地繼續走下去、不辭勞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這首詩中有「披星帶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書證

  1. 明.陸采《懷香記》第三七齣:「只俺這一路上披星戴月經勞碌、過高山、歷險谷、挨得到京城內消停。」
  2. 《四遊記.東遊記.第一回》:「於是束裝長往、披星戴月、宿水餐風、一路玩景適情。」
  3. 《喻世明言.卷一八.楊八老越國奇逢》:「餐風宿水多勞役、披星戴月時奔忙。」
  4. 《幼學瓊林.卷一.天文類》:「披星戴月、謂早夜之奔馳。」
  5. 《飛龍全傳》第二五回:「有分叫:役鬼驅神、再睹明良來護衛;披星戴月、重逢手足話晨昏。」

在其他地方搜尋「披星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