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掛在店鋪門外,表示經營項目,並用以招徠顧客的旗幟。[例]這家茶藝館門外掛了面幌子,隨風飄揚,真像是在招手迎賓呢!
比喻假借的名義或打出的招牌。[例]拿慈善當幌子,實際上卻是四處行騙、中飽私囊。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0821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掛在店鋪門外,用來招徠顧客的招牌。《金瓶梅》第一八回:「朱紅小櫃,油漆牌面,吊看幌子,甚是熱鬧。」
表現在外用以蒙蔽他人的言行。《紅樓夢》第七七回:「雖然,『聞名不如見面』,空長了一個好模樣兒,竟是個沒藥性的爆竹,只好裝幌子罷,倒比我還發訕怕羞。」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