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廣眾之庭

ㄍㄨㄤˇ ㄓㄨㄥˋ ㄓ ㄊㄧㄥˊ

猶「大庭廣眾」。見「大庭廣眾」條。01.清.顧炎武〈又與王山史書〉︰「一二當事亦有樂助者,期以必待興工之日,廣眾之庭,方敢接受。」

辨識

參考詞語:「大庭廣眾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大庭廣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庭廣眾」典源作「廣庭大眾」。「大庭廣眾」是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公孫龍子.跡府》中,記載了尹文和齊湣王的一段對話。齊湣王經常感嘆他想任用士人可惜國內卻沒有這樣的人,有一次尹文就問齊湣王說︰「如果有一個人,具備了士人的各種德行,在大庭廣眾的場合,受到別人的侮辱,卻始終不敢爭鬥,大王會任用他嗎?」湣王回答︰「這種懦夫算什麼士人?我當然不會用他!」尹文又說︰「這個人雖然受到侮辱卻不跟別人爭鬥,可是他仍具備身為士人的四種德行,那他仍然是個士人啊!大王你一下子說要用士人為臣,一下子又說不用士人為臣,難道大王一開始所想要找的人才並不是士人嗎?」尹文子的一番分析讓湣王無話可說。後來「大庭廣眾」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公開而人多的場合。「大庭廣眾」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新唐書.卷一○四.張行成列傳》:「左右文武誠無將相材,奚用大庭廣眾與之量校,損萬乘之尊,與臣下爭功哉?」

書證

  1. 清.顧炎武〈又與王山史書〉︰「一二當事亦有樂助者,期以必待興工之日,廣眾之庭,方敢接受。」

在其他地方搜尋「廣眾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