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勝
ㄧㄣˇ ㄖㄣˊ ㄖㄨˋ ㄕㄥˋ
引領人進入美麗玄妙的境地。#語出晉.郭澄之《郭子》。
用法
引領人進入美麗玄妙的境地。
用在「優美迷人」的表述上。
例句
- 這篇小說的情節精彩、很能引人入勝。
- 在大師引人入勝的演奏中、所有聽眾都陶醉了!
- 國家公園的景色引人入勝、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的觀光客。
- 這岩穴中、多的是萬年的鐘乳石柱、千奇怪狀、引人入勝。
- 莎士比亞的戲劇每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令人愛不釋手。
- 他靠著一枝生花妙筆、寫出許多引人入勝、可歌可泣的故事。
- 王老師講課時、不但引證豐富、而且十分風趣、總能引人入勝。
- 這部電影的拍攝手法十分精妙、頗能引人入勝、因此、一上映就高居票房榜首。
- 解說員的說明真是引人入勝、不但讓參觀民眾聽得津津有味、也增加了對古物的了解。
辨識
反義:索然無味
參考詞語:「引人勝地」
典故說明
魏晉時代是政治上的黑暗期。東漢末年、政治腐敗黑暗、各方豪強據地相爭、社會遭到嚴重的摧殘。到了三國魏正始年間、司馬氏與曹魏的爭權、再度形成一個恐怖的政治局面、士族名士無可避免的陷入這場鬥爭當中。身處如此黑暗的政治環境、每個人都有死生無常、禍福難測的無力感、導致了一種消極遁世的生命態度、於是縱情於酒池、用酩酊大醉換取短暫的逃避。王佛大、即王忱、亦為東晉名士之一。據《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中所載、王忱在二十歲左右名聲就已經很大、他的舅舅范寧曾稱讚他說:「風流雋望、真後來之秀。」他亦自負不凡、恃氣傲物、性格放任曠達而不拘小節。但也正因他的不凡、更能體認到亂世中的無奈、所以與當時其他許多名士一樣、也是極好飲酒、常常一連醉個數月、有時還會光著身子在街上遊蕩。晉.郭澄之《郭子》記王忱言:「三日不飲酒、覺行神不復和親也。」也就是說、若有三天沒喝酒、就覺得形骸不受心神的控制、他必須藉著酒才能把自己引領到一種玄妙的境地、喝得爛醉時反而能得到物我兩忘的解放、才能忘卻所有的不滿、拋掉形骸的束縛、真正任心性所為而放縱不羈、故又云:「酒自引人入勝地耳。」後來「引人入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引領人進入美麗玄妙的境地。。
書證
- 《北堂書鈔.卷一四八.酒食部》引晉.郭澄之《郭子》:「三日不飲酒、覺行神不復和親也。酒自引人入勝地耳。」(源)
- 清.厲鶚《東城雜記.卷下.半山園》:「林光巖翠、襲人襟帶間、而鳥語花香、固自引人入勝。」
- 清.孔尚任《桃花扇.凡例》:「設科之嬉笑怒罵、如白描人物、鬚眉畢現、引人入勝者、全借乎此。」
- 清.黃虞稷〈書影序〉:「此其中求其能翼經詮史、明道垂教、檢束身心、開發神智、標新領異、引人入勝者、蓋未之有也。」
- 清.丘逢甲〈燕子巖〉詩:「入寺復出寺、呀然見洞口。……引人漸入勝、平步勢不陡。」
- 《鏡花緣》第七回:「山光平遠、水氣中和、步步引人入勝。」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