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引人入勝」。見「引人入勝」條。01.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王衛軍云:『酒正自引人箸勝地。』」02.清.周亮工《讀畫錄.卷三.葉榮木》:「蓋此老善結構、能就目前所見、一一運之紙、一經其筆、雖極無意物、亦有如許靈異、故往往引人勝地。」
參考詞語:「引人入勝」
此處所列為「引人入勝」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魏晉時代是政治上的黑暗期。東漢末年、政治腐敗黑暗、各方豪強據地相爭、社會遭到嚴重的摧殘。到了三國魏正始年間、司馬氏與曹魏的爭權、再度形成一個恐怖的政治局面、士族名士無可避免的陷入這場鬥爭當中。身處如此黑暗的政治環境、每個人都有死生無常、禍福難測的無力感、導致了一種消極遁世的生命態度、於是縱情於酒池、用酩酊大醉換取短暫的逃避。王佛大、即王忱、亦為東晉名士之一。據《晉書.卷七五.王湛列傳》中所載、王忱在二十歲左右名聲就已經很大、他的舅舅范寧曾稱讚他說:「風流雋望、真後來之秀。」他亦自負不凡、恃氣傲物、性格放任曠達而不拘小節。但也正因他的不凡、更能體認到亂世中的無奈、所以與當時其他許多名士一樣、也是極好飲酒、常常一連醉個數月、有時還會光著身子在街上遊蕩。晉.郭澄之《郭子》記王忱言:「三日不飲酒、覺行神不復和親也。」也就是說、若有三天沒喝酒、就覺得形骸不受心神的控制、他必須藉著酒才能把自己引領到一種玄妙的境地、喝得爛醉時反而能得到物我兩忘的解放、才能忘卻所有的不滿、拋掉形骸的束縛、真正任心性所為而放縱不羈、故又云:「酒自引人入勝地耳。」後來「引人入勝」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引領人進入美麗玄妙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