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忘年之交

ㄨㄤˋ ㄋㄧㄢˊ ㄓ ㄐㄧㄠ
  1.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梁書.卷三四.張緬傳》:「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陳泰歎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也作「忘年交」、「忘年之好」、「忘年之契」。

忘年之交

ㄨㄤˋ ㄋㄧㄢˊ ㄓ ㄐㄧㄠ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語本晉.張隱《文士傳》。 爾汝之交

用法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用在「異輩之交」的表述上。

例句

  1. 許多年長者對青少年伸出友誼之手、雙方因而變成忘年之交。
  2. 老李和小林雖然相差二十幾歲、卻因為都喜歡爵士樂、所以成為忘年之交。
  3. 這個青年作家由於才思敏捷、得到王老作家的激賞、兩人因此結為忘年之交。
  4. 他們年紀相差雖多、但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相談甚歡、十分投契、所以結成忘年之交。
  5. 有一個忘年之交的朋友、不但不會因年齡相差而有所隔閡、反而可以互相交換不同世代的生活經驗

辨識

近義:忘形之交

參考詞語:「忘年交、忘年之契、忘年交好、忘年之好、忘年交誼

典故說明

「忘年之交」是指兩人交往、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在晉朝張隱所寫的《文士傳》曾提到禰衡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書證

  1. 《梁書.卷三四.列傳.張緬》:「子野性曠達、自云『年出三十、不復詣人。』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
  2. 《北齊書.卷三六.列傳.邢卲》:「嘗與右北平陽固、河東裴伯茂……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飲、相與賦詩、凡數十首、皆在主人奴處。旦日奴行、諸人求詩不得、卲皆為誦之、諸人有不認詩者、奴還得本、不誤一字。諸人方之王粲。吏部尚書隴西李神儁大相欽重、引為忘年之交。」
  3. 《周書.卷三四.列傳.裴寬》:「隴西李際、范陽盧誕並有高名於世、與尼結忘年之交。」
  4. 《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中.孫逖》:「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謁雍州長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為〈土火爐賦〉、逖握翰即成、詞理典贍。日用覽之駭然、遂為忘年之交、以是價譽益重。」
  5. 《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陳泰歎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

在其他地方搜尋「忘年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