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語本晉.張隱《文士傳》。 △「爾汝之交」
01.《梁書.卷三四.列傳.張緬》:「子野性曠達,自云『年出三十,不復詣人。』初未與纘遇,便虛相推重,因為忘年之交。」 02.《北齊書.卷三六.列傳.邢卲》:「嘗與右北平陽固、河東裴伯茂……等至北海王昕舍宿飲,相與賦詩、凡數十首,皆在主人奴處。旦日奴行,諸人求詩不得,卲皆為誦之,諸人有不認詩者,奴還得本,不誤一字。諸人方之王粲。吏部尚書隴西李神儁大相欽重,引為忘年之交。」 03.《周書.卷三四.列傳.裴寬》:「隴西李際、范陽盧誕並有高名於世,與尼結忘年之交。」 04.《舊唐書.卷一九○.文苑列傳中.孫逖》:「逖幼而英俊,文思敏速。始年十五,謁雍州長史崔日用。日用小之,令為〈土火爐賦〉,逖握翰即成,詞理典贍。日用覽之駭然,遂為忘年之交,以是價譽益重。」 05.《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陳泰歎服曰:『公料敵如神,蜀兵何足慮哉!』於是陳泰與鄧艾結為忘年之交。」
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
近義:忘形之交
參考詞語:「忘年之契、忘年之好、忘年交、忘年交好、忘年交誼」
「忘年之交」是指兩人交往,忘記年紀的差距而成為好朋友。在晉朝張隱所寫的《文士傳》曾提到禰衡禰衡和孔融結交為好友時時候,禰衡未滿二十歲,孔融已五十歲了。正是因為孔融看重禰衡的人才,所以願意為忘年之交。後來「忘年之交」成為一個成語,用來指不拘年歲行輩而結交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