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極為忠誠。※語或本漢.劉向《九歎.惜賢》。
01.元.薩都拉〈回風坡吊孔明先生〉詩:「赤壁樓船滿江夏,伏劍登壇唯叱咤。忠心耿耿天必從,烈火回風山亦赭。」 02.明.葉山《葉八白易傳.卷六.剝卦.上九》:「茍有一士大夫,直躬履方,義形于色者,居于其間,力雖不足,其威望猶足以折奸人之心。……下至唐,宦者張承業從晉,唐亡十六年而忠心耿耿,不忘舊君,能使李存勗終身以復仇為事。」 03.《鏡花緣》第五七回:「當日令尊伯伯為國捐軀,雖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形容極為忠誠。褒義。
參考詞語:「丹心耿耿、耿耿丹心」
《九歎》是劉向為追念屈原忠信之節操而作,表面上是吟詠屈原,實際上是自歎身世。在〈惜賢〉篇中,劉向舉王子僑、申徒狄、許由、伯夷、介之推、申生、卞和、伍子胥、比干的事蹟,說明自己雖具他們的清高忠直,也一樣不免被陷害。他本想放棄高尚的品德,但內心因此感到痛苦而作罷;也想要迎合世俗,無奈心意閉塞而不能開竅。在渾濁的環境裡,即使呈獻自己微不足道的誠信,卻仍然被小人離間而壅蔽。劉向深嘆有志難伸,只得心悲憤而涕橫流。「忠心耿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極為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