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
ㄐㄧˊ ㄌㄧㄡˊ ㄩㄥˇ ㄊㄨㄟˋ
在湍急的水勢中、當機立斷、回舟退出。比喻人於得意順遂時、及時隱退。#語出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卷七。
△「功成身退」
用法
在湍急的水勢中、當機立斷、回舟退出。&比喻人處於得意順遂時及時隱退。
用在「停止退回」的表述上。&用在「辭官退隱」、「當紅求去」的表述上。
例句
- 溪水突然暴漲、大家趕快急流勇退、免得發生危險。
- 這河水實在太過湍急、我們是否該急流勇退、改走陸路?
- &
- 如果急流勇退的是智士、繼續奮鬥的就當是勇士。
- 在人生路程上、一路往前衝固需勇氣、但急流勇退更需智慧。
- 我雖佩服韓信帶兵的氣勢、但我更欣賞張良急流勇退的智慧。
- 他能在得意之時急流勇退、避開世俗的紛擾、真是明智之舉。
- 他在事業發達之際、竟急流勇退回鄉下當起農夫、真令人覺得意外。
- 他當年要不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今天必定被牽扯進這件弊案中。
- 從董事長的言談中得知、雖然目前公司一片榮景、但他已有急流勇退之意。
- 她在自己事業邁向巔峰時、決心急流勇退、回家相夫教子、做個賢妻良母。
辨識
近義:功成身退、適可而止
反義:壯心不已
參考詞語:「勇退急流」
「急流勇退」及「功成身退」都有主動隱退的意思。 「急流勇退」用於仕途、事業正當順遂的時候;「功成身退」用於任務達成的時候。
急流勇退 功成身退 |
○ ☓ 他在事業發達之際、竟∼回鄉下當起農夫、真令人覺得意外。 |
☓ ○ 這座新橋落成通車後、舊橋終於可以∼。 |
典故說明
宋代時、有一位修道之人陳希夷。一天遇到一位名叫錢若水的讀書人、覺得他仙風道骨、很適合出家修行、但不能決定是否要收為弟子、於是約他第二天再到華山來、請一名道行更高的老僧看看。錢若水依約前往、那位老僧仔細端詳他後、靜默不語、過一陣子、才用灰燼在地上寫下「做不得」三個字、然後緩緩說出一句話:「他是個能在急流中勇退的人。」老僧既然這麼說了、陳希夷就打消了留他修道的念頭。不久之後、錢若水科舉高中、做到樞密院副使、一路平步青雲、仕途順遂。但他卻在四十歲時就辭官歸隱、應驗了當年老僧的話。後來「急流勇退」被用來比喻人於得意順遂時、及時隱退。
書證
-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趁這盛名之下、求之者眾、任我揀擇個十分滿意的嫁他、急流勇退、及早回頭、不致受人怠慢。」
- 《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九:「日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直待福過災生、只恐悔之無及!」
- 《蕩寇志》第六○回:「原來召忻自隨從希真收復新泰之後、召忻因記起那年山陰道上仙聖的指示、曾教他功成之後、急流勇退、切不可乘興直前、自取沉溺之禍。」
- 《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別的慢講、你只看公公正在精神強健的時候、忽然的急流勇退、安知不是一心指望你來翻梢?」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你若走了仕路、可以做到方面大員、只是你要記著我一句話:做官到了三品時、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禍臨頭。」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