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到清代用以考選官吏的制度,因分為許多科目來拔舉人才,故稱為「科舉」。隋廢九品中正制,改置進士等科;唐時科目增至五十餘。後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試士,仍沿用科舉的稱呼。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始明令廢止。[例]舊時科舉是平民晉升宦途的唯一途徑。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隋唐到清代用以考選官吏的制度。隋廢九品中正制,改置進士等科;唐科目增至五十餘,故稱為「科舉」。後宋用帖括,明清用八股試士,亦沿用科舉之稱。至清光緒三十一年(西元1905)始明令廢止。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