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語本《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 △「一覽無遺」
01.《三俠五義》第六五回:「北俠道:『此劍不過一目了然,俺已盡興了。快開船罷!偺們上河神廟去罷。』」 02.《清朝文獻通考.卷二.田賦考.田賦之制》:「如此則應蠲之分數,與抵免之銀數,每戶各執一單,一目了然。」 03.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別解務頭》:「措詞又須言之極明,論之極暢,使人一目了然。」 04.《歡喜冤家》第一四回:「睡至五更,得其一夢,到一寺中,見壁上貼著八個字:『一目了然,何苦相思。』」
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反義:霧裡看花
參考詞語:「一目即了、一目瞭然、一覽了然」
「一目了然」及「一覽無遺」都有一眼就能看清的意思。
「一目了然」側重於被觀看對象的清晰明白,可一眼就看清;「一覽無遺」側重於觀看者的方法正確,可一眼就毫無遺漏地都看到。 |
一目了然 一覽無遺 ○ ㄨ 內行人一看就∼,這個工廠的問題是品管不夠嚴謹。 ㄨ ○ 這次展覽會場的陳列方式設計得很好,讓參觀者可以∼地欣賞到所有的展出品。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瞭然」。朱熹為宋代大儒,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後世尊稱他為朱子或朱文公。編次與著述之書甚多,所註四書,明清科舉奉為考試的標準。《朱子語類》非其親著,所錄為與門人問答之語,共一百四十卷,分二十六門。〈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業者甚多。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須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