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撲朔迷離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1. 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辨明真相。語本《樂府詩集.卷二十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
    [例]這個案子的案情撲朔迷離,疑雲重重,令警方傷透腦筋

撲朔迷離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1. 撲朔,雄兔腳毛蓬鬆。迷離,雌兔眼睛瞇縫。撲朔迷離指兔子奔跑時很難辨別雌雄。語本《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後用來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明瞭真相。也作「迷離撲朔」。

撲朔迷離

ㄆㄨ ㄕㄨㄛˋ ㄇㄧˊ ㄌㄧˊ

指兔子雌雄的特性。語本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但因雌雄兩兔在一起奔跑時、難以分辨、因此後用「撲朔迷離」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亦用於形容景色迷濛。

用法

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形容景色迷濛。

用在「模糊不清」的表述上。&用在「景色朦朧」的表述上。

例句

  1. 這件撲朔迷離的謀殺案、警方正全力偵辦中。
  2. 撲朔迷離和繪聲繪影正是鬼故事所以流傳的原因。
  3. 警方已從撲朔迷離的案情裡、找到了破案的線索
  4. 這個案子情節有如羅生門、撲朔迷離、不知道誰是真正凶手。
  5. 到底女主角有沒有自殺?男主角又為何失蹤劇情越來越撲朔迷離、越來越精采。
  6. 湖上煙波縹緲、他不禁被這撲朔迷離夢幻般的景色迷住了。
  7. 這座森林裡有種古怪的氣氛、撲朔迷離、置身其間、令人不寒而慄。

辨識

近義:渾渾沌沌

反義:一目了然

參考詞語:「迷離撲朔

典故說明

古樂府詩裡有一首〈木蘭詩〉、敘述一位女子代父從軍的故事。這個名叫木蘭的女孩子、有天在織布時、突然停下來嘆氣、煩惱著日前朝廷下了徵召令、要召她父親戰場。木蘭覺得父親年事已高、可能無法承受戰地生活、而家裡也沒有哥哥可以代父親上戰場。於是、孝順的木蘭決定自己女扮男裝、代父親去從軍。在軍中、木蘭憑著堅忍不拔的精神、過了十二年都沒被發現是女兒身、還建立了不少功績。凱旋歸來後、她婉拒了君王賞賜的官位、只要求能回鄉過原本的生活。木蘭回到故鄉後、家人非常高興地迎接她。她回到房間、脫下軍裝、換回女兒裝、出來同袍見面、大家都驚訝得不得了、這個在軍中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竟然是個女孩子!〈木蘭詩〉最後以兔子來比喻這段女扮男裝的奇事。在平常時候、兔子是很容易分辨雌雄的。雄兔腳撲朔--個性比較好動、腳會不安分的亂踢;而雌兔眼迷離--個性比較靜、常將眼睛瞇起來休息。但兩隻一起奔跑時、是很難分辨雌雄的。後來「撲朔迷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事物錯綜複雜、難以驟然明瞭真相。亦用於形容景色迷濛。

書證

  1. 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續集.卷二.珠江花舫》:「吾輩愛優伶、何曾非兩雄相愛?恐兩雌相愛、亦同此撲朔迷離也。」
  2.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卷一.無題詩》:「鉤輈格磔渾難語、撲朔迷離兩不真。」

在其他地方搜尋「撲朔迷離」

有提到「撲朔迷離」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