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情不自勝

ㄑㄧㄥˊ ㄅㄨˋ ㄗˋ ㄕㄥ
  1. 情感激動得無法承受。南朝宋.明帝〈罪始安王休仁詔〉:「追尋悲痛,情不自勝。」也作「情不自堪」。

情不自勝

ㄑㄧㄥˊ ㄅㄨˋ ㄗˋ ㄕㄥ (變) ㄑㄧㄥˊ ㄅㄨˊ ㄗˋ ㄕㄥ

猶「情不自禁」。見「情不自禁」條。01.《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列傳.始安王休仁》:「追尋悲痛,情不自勝,思屈法科,以申矜悼。」

辨識

參考詞語:「情不自禁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情不自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念作ㄐㄧㄣ時,有承擔、承受的意思,「不自禁」則是承受不住、不由自主的意思,如「喜不自禁」就是高興得無法控制,而「情不自禁」就是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的意思。在所引典源南朝梁.劉遵〈七夕穿針〉詩中,敘述婦女於七夕在月下乞巧,思念情人的情景。相傳陰曆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二星相會之期,稱為「七夕」。舊俗婦女此夕必備陳瓜果、鮮花、胭脂於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擁有姣美的面貌;並對月引線穿針,以期雙手靈巧,長於刺繡織布,稱為「乞巧」。詩中描述的女性看到七夕如影隨形的月亮時,想起乞巧的傳說,因此「情來不自禁」,一時感情激動,便也學著傳說在月下引線穿針,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更美、手藝更靈巧,以得到美好姻緣。後來典源文獻裡的「情來不自禁」,演變成「情不自禁」這句成語,表示感情激動得無法自我控制。

書證

  1. 《宋書.卷七二.文九王列傳.始安王休仁》:「追尋悲痛,情不自勝,思屈法科,以申矜悼。」

在其他地方搜尋「情不自勝」

有提到「情不自勝」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