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手不釋卷

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ㄐㄩㄢˋ
  1. 釋,放下。手不釋卷指手中總是拿著書卷。形容勤奮好學。
    [例]無論在何處,他總是手不釋卷,難怪學問如此淵博。

手不釋卷

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ㄐㄩㄢˋ
  1. 手中總是拿著書卷。比喻勤奮好學。三國魏.曹丕〈典論.自敘〉:「雖在軍旅,手不釋卷。」《文明小史》第八回:「他本是手不釋卷的人,到了此時,甚覺無聊得很。」也作「手不輟卷」。

手不釋卷

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ㄐㄩㄢˋ (變) ㄕㄡˇ ㄅㄨˊ ㄕˋ ㄐㄩㄢˋ

手裡總是拿著書卷。形容人勤奮好學。語出三國魏.文帝《典論.自敘》。

用法

形容人勤奮好學。

用在「勤奮向學」的表述上。

例句

  1. 讀書手不釋卷固然好、但適時的休息也是很重要。
  2. 他一生酷愛讀書、就是躺在病床上、仍舊手不釋卷。
  3. 無論在何處、他總是手不釋卷、難怪學問如此淵博。
  4. 他看小說時就會手不釋卷、但對教科書卻興趣缺缺。
  5. 媽媽下定決心要學好英語、整天手不釋卷地朗讀課文
  6. 他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喜歡讀書、到了這把年紀、還是每天手不釋卷。
  7. 在捷運車上、看到許多人都手不釋卷、自己卻整日好閒、心中不免感到非常慚愧。
  8. 自從爸爸買了一套兒童百科全書後、弟弟整日手不釋卷、還拿裡面的問題來考我們。
  9. 他很會利用時間、不管是走路還是坐車、幾乎都是手不釋卷、所以功課一直名列前茅。

辨識

近義:孜孜不倦學而不厭

反義:一曝十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參考詞語:「手不輟卷、手卷不釋、卷不輟手

典故說明

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曹操死後、曹丕繼位為魏王、不久即竄位而自立為帝。曹丕在政治的抱負和成就上雖遠不及曹操、但對於文學的重視、則不在其父之下、《典論.論文》所說:「文章經國大業、不朽之盛事。」可見一斑。又曹丕寫過許多的詩歌、散文、辭賦、其中《典論.論文》是文學批評的重要論著之一。曹丕對於文學的愛好、實有家學淵源。父親曹操不但是一代梟雄、也是著名的詩人;弟弟曹植的文采則更是不在話下、後人譽為「才高八斗」。父子三人對建安文學的蓬勃、更是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曹丕在《典論.自敘》一文裡記述了父親曹操勤於治學、即使身在軍隊之中、軍務繁忙之際、仍隨時拿著書本閱讀、以充實自己、並常跟曹丕說、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學習容易、思慮專一、但等到長大、就容易忘記所學。曹丕以父親的話自我勉勵、即使年長之後、仍舊不斷努力學習。後來《典論.自敘》原文的「手不釋卷」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人勤奮好學。

書證

  1. 《晉書.卷八二.孫盛列傳》:「盛篤學不倦、自少至老、手不釋卷。著《魏氏春秋》、《晉陽秋》、并造詩賦論難復數十篇。」
  2. 《晉書.卷一二一.李雄載記》:「時海內大亂、而蜀獨無事、故歸之者相尋。雄乃興學校、置史官、聽覽之暇、手不釋卷。」
  3. 《南史.卷三七.沈慶之列傳》:「攸之晚好讀書、手不釋卷。」
  4. 《法苑珠林》卷二八:「栖遲荒險、不避狼虎。常讀華嚴、手不釋卷、遵修苦行、亡身為物。」
  5.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四:「習吉好學、有筆述、雖馬上軍前、手不釋卷。」
  6. 《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家貧未遇、夫妻二口、住於陋巷蓬門。每日買臣向山中砍柴、挑至市中、賣錢度日。性好讀書、手不釋卷。」
  7. 《文明小史》第八回:「無奈這窮鄉僻壤、既無讀書之人、那裡來的書店?他本是手不釋卷的人、到了此時、甚覺無聊得很。」

在其他地方搜尋「手不釋卷」

有提到「手不釋卷」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