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鞭斷流
ㄊㄡˊ ㄅㄧㄢ ㄉㄨㄢˋ ㄌㄧㄡˊ
把兵士的馬鞭都投到江裡、就能截斷水流。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語本北魏.崔鴻《前秦錄》。
用法
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
用在「軍力強大」的表述上。
例句
- 我今揮軍出征、兵多將廣、具有投鞭斷流的氣概、何敵不摧!
- 我就不相信以百萬雄師、勢可投鞭斷流、會攻不下這座山頭!
- 我站在江邊、遙想當年苻堅將百萬大軍、以投鞭斷流之勢南下的氣派。
- 數萬選手一起橫渡長江、那種壯觀陣容、與古人投鞭斷流之勢當可媲美。
辨識
近義:兵多將廣、旌旗蔽空、舳艫千里、百萬雄師
反義:老弱殘兵、兵微將寡
典故說明
據北魏.崔鴻《前秦錄》載、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決心調集百萬大軍、乘勢一舉消滅東晉、統一全中國。苻堅召集群臣商議、但大臣們多不贊成、其中有一位名叫石越的下屬勸阻說:「從星象來看、今年不適合南進。何況晉據著長江的險固、其君王又深獲人民擁戴。我們不如暫時固守國力、生產整軍、等晉內部鬆動、再伺機攻伐。」苻堅很不以為然地說:「星象之事、不盡可信。至於長江、春秋時的吳王夫差和三國時的吳主孫皓、他們都據有長江天險、最後仍不免滅亡。現在朕有近百萬大軍、光是把馬鞭投進長江、就足以截斷江流、還怕甚麼天險?」苻堅不顧大臣們反對、執意出兵伐晉、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淝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領八萬精兵抗敵。苻堅輕敵、想憑藉優勢快攻、卻遭到晉軍頑強抵抗、並在「淝水」被晉軍打敗、前秦從此一蹶不振。後來「投鞭斷流」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吾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軍旅眾多、兵力強大。
書證
- 明.王景〈皇明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西平侯追封黔寧王諡昭靖沐公神道碑〉:「茫茫井絡、氣交神州。載清載夷、投鞭斷流。式遏王誅、自爾南夷。」
- 明.湛若水《格物通.卷一○.儆戒二》:「臣若水通曰:『人之心、儆與肆而已矣。儆則為戰兢臨谷之心;以保有大業;肆則為投鞭斷流之志、而大業以亡。」
- 清.陳鼎《東林列傳.卷二四.喬可聘傳》:「昔曹操百萬、敗於赤壁;苻堅投鞭斷流、敗於淝水。勢非不強、兵非不眾。然而長江大河波濤洶湧、雖眾且強、無所用之。」
- 清.黃宗羲〈陝西巡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玄若高公墓誌銘〉:「鄖陽蕞爾漢水之隈。高公蒞止、千里風霾。投鞭斷流、聚骨成臺。窮城就死、日影不回。」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六》:「或有見于多多益善之說、而敗于投鞭斷流;或有見于以少擊眾、而敗于背城孤注。」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