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桌子。絕,絕妙、好到極點。「拍案叫絕」,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讚賞。※#語或出《紅樓夢》第七○回。
01.《水滸後傳》第一回:「使人見之,一個個都懽欣鼓舞,快意舒懷,不禁拍案叫絕。」 02.《紅樓夢》第七○回:「眾人拍案叫絕,都說:『果然翻得好氣力,自然是這首為尊。』」(源) 03.《紅樓夢》第七八回:「寶玉聽了,垂頭想了一想,說了一句道:『不繫明珠繫寶刀。』忙問:『這一句可還使得?』眾人拍案叫絕。」 04.《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當下鄧九公聽了,先就拍案叫絕,立刻便想拿說媒的那把蒲扇。」 05.清.錢泳《履園叢話.卷八.譚詩.總論》:「余嘗在燈下誦前人詩,每有佳句,輒拍案叫絕。」 06.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生見壁上懸琵琶,一因請奏技,二女郎亦不虛讓,雲卿斜撥檀槽,顰卿倚聲而和,生拍案叫絕。」 07.清.佚名〈官場現形記序〉:「老友南亭亭長乃近有《官場現形記》之著,如頰上之添毫,纖悉畢露;如地獄之變相,醜態百出。每出一紙,見者拍案叫絕。」
形容非常讚賞。
反義:嗤之以鼻
「拍案叫絕」意思是拍桌子叫好。用於表示情緒激動,讚賞不已。清代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林黛玉重建桃花詩社,邀請賈寶玉、薛寶釵等人,以柳絮為題限調填詞。填完後,互相品評作品,最後評到薛寶釵〈臨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詞,眾人一致覺得這闕詞填得最好,十分讚嘆、激賞,拍桌子叫好。「叫絕」一詞,在金代元好問〈水簾記異〉詩中已可見到,詩句是:「稱奇叫絕喜欲舞,恨不百繞青芙蓉。」這裡「叫絕」就已經有激賞、叫好的意思。後來「拍案叫絕」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形容非常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