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推誠布信

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ㄒㄧㄣˋ
  1. 以真誠信義處世。《周書.卷三○.于翼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推誠布信

ㄊㄨㄟ ㄔㄥˊ ㄅㄨˋ ㄒㄧㄣˋ

猶「開誠布公」。見「開誠布公」條。01.《魏書.卷七○.劉藻列傳》:「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險作亂……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02.《周書.卷三○.于翼列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辨識

參考詞語:「開誠布公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書證

  1. 《魏書.卷七○.劉藻列傳》:「時北地諸羌數萬家,恃險作亂……朝廷患之,以藻為北地太守。藻推誠布信,諸羌咸來歸附。」
  2. 《周書.卷三○.于翼列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在其他地方搜尋「推誠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