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人耳目
ㄧㄢˇ ㄖㄣˊ ㄦˇ ㄇㄨˋ
遮蔽別人的耳目。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語本《大宋宣和遺事.亨集》。
用法
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
用在「欺瞞矇騙」的表述上。
例句
- 你這種掩人耳目的把戲、騙得了別人、騙不了我。
- 他喬裝打扮、掩人耳目、還是逃避不了仇家的追殺。
- 他眼見事跡敗漏、已經無法掩人耳目、只好俯首認罪。
- 人蛇集團藉著漁船以掩人耳目、幹的是偷渡人口的勾當。
- 監守自盜的警衛用苦肉計掩人耳目、沒想到警方一眼就看出破綻。
辨識
參考詞語:「遮人耳目、遮人眼目」
典故說明
「掩人耳目」的典源本於《大宋宣和遺事.亨集》。《大宋宣和遺事》主要敘述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的故事、其〈亨集〉裡有一段記載:宋徽宗眼見國勢漸衰、又有臣子上奏國家將有刀兵之危、因而十分憂愁。陪侍在旁的平章高俅、御史楊戩、見徽宗悶悶不樂、就建議徽宗要及時行樂。於是他們帶徽宗微服出遊、到了金環巷、與名妓李師師喝酒作樂。這件事傳到諫臣曹輔耳中、隨即進表直諫徽宗不該被奸臣蠱惑、貴為天子竟到市井民間遊玩、寵幸娼妓、睡在娼館裡。這種行事舉動、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實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記在史書上、到時可是貽笑萬代、不可以不謹慎啊!後來「掩人耳目」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如《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書證
- 《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下遊民間之坊市、宿於娼館、事跡顯然、雖欲掩人之耳目、不可得也。」(源)
- 《西遊記》第一六回:「就是山前山後人家看見、只說是他自不小心、走了火、將我禪堂都燒了。那兩個和尚、卻不都燒死?又好掩人耳目。袈裟豈不是我們傳家之寶?」
- 《聊齋志異.卷四.念秧》:「適局中我贏得如干數、可相抵;此當取償許君者、今請易之:便令許償佟、君償我。弗過暫掩人耳目、過此仍以相還。」
- 《東周列國志》第一二回:「但展轉躊躇、終是殺之無名、必須假手他人、死於道路、方可掩人耳目。」
- 《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五回:「這不過是掩人耳目;就是別人看了方子、也是藥對脈案的;但是服了對案的藥、他如何得死;所以掩了人耳目之後、就不要給他吃了。我每天另外給你們兩個方子、分兩家藥店去撮、回來和在一起給他吃。」
《成語典》版本編號:2020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