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量力的人。見「蚍蜉撼樹」條。01.宋.劉克莊〈沁園春.疇昔遭逢〉詞:「後身定作班揚、彼撼樹蚍蜉不自量。」02.金.元好問〈論詩〉詩三○首之三○:「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老來留得詩千首、卻被何人校短長。」
參考詞語:「蚍蜉撼樹」
此處所列為「蚍蜉撼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韓愈、唐河陽人。通六經百家之學、一生推崇儒家而排斥佛老、為古文大家、後世治古文者多所取法。在中唐時期、李白和杜甫的詩並不被重視、還有人詆毀他們的作品、韓愈並不苟同、於是寫了這首〈調張籍〉詩給好友張籍、詩中充分表現出對李白和杜甫作品的傾慕之情。其中「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等句、更是直接給予李白、杜甫最高的評價。認為李杜作品成就優異、那些企圖詆毀李杜的人、就像是螞蟻妄想以一己之力搖動大樹、這是多麼可笑、多麼不自量力。後來「蚍蜉撼樹」這句成語、就從詩中「蚍蜉撼大樹」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