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所向披靡」。見「所向披靡」條。01.《後漢書.卷八○.文苑列傳上.杜篤》:「師之攸向、無不靡披。」
參考詞語:「所向披靡」
此處所列為「所向披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披靡」原是形容草木隨風散亂傾倒的樣子、用於人、則可比喻潰敗逃散、見於《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據載、秦朝末年、群雄紛紛起義、推翻秦朝政權、其中以項羽、劉邦所擁立的楚懷王勢力最大。項羽為楚國大將項燕之孫、跟隨叔父項梁起義、擁立楚懷王之孫為王、仍號楚懷王。懷王派遣項羽、劉邦分道伐秦。項羽在鉅鹿一戰中殲滅秦軍二十萬、建立極大的功勞。劉邦則用張良的計策、對秦官員人民採懷柔政策、最先順利進入關中、秦朝至此滅亡。項羽得知劉邦已破咸陽、立即率兵入關、與劉軍對峙。在鴻門宴上、項羽欲殺劉邦未遂、後來項羽率兵屠咸陽城、殺秦降王子嬰、燒阿房宮、尊楚懷王為義帝、後又遣人殺之、自立為西楚霸王、種種舉措、大失民心、於是田榮、陳餘、彭越相繼起兵反對項羽。劉邦亦趁此時以為義帝發喪之名、揮師討伐、開始了楚漢戰爭。戰爭初期、項羽佔了優勢、後來劉邦鞏固關中、並極力籠絡諸侯、才逐漸轉敗為勝。項羽曾與劉邦約定、以鴻溝為界、以東為楚地、以西為漢地。項羽於是引兵東歸。但劉邦卻與韓信、彭越出兵攻擊項羽、項羽被圍困於垓下、四面楚歌。項羽傾力突圍而出、至烏江邊、見大勢已去、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而死。項羽被圍於垓下時、率騎兵八百餘人、突圍而出。雖然漢軍人多勢眾、但項羽武藝高強、又擅於調兵遣將、儘管兵力不多、但「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也就是說項羽所到之處、漢軍皆被殺得潰不成軍、後方的追兵也害怕得紛紛逃散。後來「所向披靡」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力量所到之處、敵人紛紛潰敗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