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望梅止渴

ㄨㄤˋ ㄇㄟˊ ㄓˇ ㄎㄜˇ
  1. 比喻用空想來安慰、滿足自己的需要。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例]沒有足夠的錢買珍珠項鍊,只能站在櫥窗前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

ㄨㄤˋ ㄇㄟˊ ㄓˇ ㄎㄜˇ
  1. 曹操率兵行軍至途中,士兵乾渴難耐,曹操就騙士兵前有梅林,梅子又酸又甜,誘使士兵流出口水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後比喻用空想來安慰自己。《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飢,望梅止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裡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也作「說梅止渴」、「望梅消渴」。

望梅止渴

ㄨㄤˋ ㄇㄟˊ ㄓˇ ㄎㄜˇ

曹操編造前方梅林結了很多果實、誘使士兵流出口水解渴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後用「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畫餅充飢

用法

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用在「自我慰藉」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沒錢買別墅、只好天天看著房屋廣告望梅止渴了。
  2. 既然不能到現場觀賞球賽、回去看電視轉播望梅止渴吧!
  3. 井水都枯乾了、我們總不能天天望梅止渴、也該想想辦法才好。
  4. 這些珠寶在太貴了、瞧瞧櫥窗裡陳列的樣品望梅止渴、過過乾癮。
  5. 大伙兒口渴得很、遙見滿山的梨子卻採不到、只能「望梅止渴」了。

辨識

近義:畫餅充飢

參考詞語:「望梅消渴、止渴望梅、止渴之梅、止渴思梅、說梅止渴、梅林止渴

渴、口乾想喝水的意思。不可寫作「喝」。

典故說明

東漢末年、曹操帶領大軍要去討伐張繡、走到半路、因為天氣十分炎熱、又找不到水源、身上揹著沉重行囊的士兵個個都又渴又累。此時足智多謀的曹操、心生一計、就對士兵們說:「弟兄們、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大片的梅林、結滿了又酸又甜的果實、可以生津解渴。」士兵們聽到之後、每個人腦中都想起梅子那酸中帶著甘甜的味道、嘴裡不由自主的生出津液、精神為之一振、不再感到口渴。曹操藉此終於找到水源、解除部隊沒水喝的窘境。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望梅止渴」、用來比喻以空想來安慰自己。

書證

  1.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三.譏謔》:「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2. 《水滸傳》第五一回:「官人今日見一文也無、提甚三五兩銀子、正是教俺望梅止渴、畫餅充饑。」
  3.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卻那裡得這銀子來!只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
  4. 《喻世明言.卷一七.單符郎全州佳偶》:「離索之感、人孰無之?此間歌妓楊玉、頗饒雅致、且作望梅止渴何如?」
  5. 明.湯顯祖《還魂記》第二六齣:「小生待畫餅充飢、小姐似望梅止渴。」
  6. 《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鸞拆書看了、雖然不曾定個來期、也當畫餅充饑、望梅止渴。」
  7. 《鏡花緣》第九三回:「姐姐說我日後飛昇、談何容易!這才叫作『望梅止渴』哩!」

在其他地方搜尋「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