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束手待斃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1.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
    [例]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不能只是束手待斃。

束手待斃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1.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眼見滅國無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也作「斂手待斃」。

束手待斃

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ㄅㄧˋ

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語或出《宋史.卷一一四.禮志一七》。

用法

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

undefined

例句

  1. 雖然敵眾我寡,但我軍誓死捍衛,絕不會束手待斃。
  2. 與其束手待斃,不如奮力一搏,或許還能闖出一條生路。
  3. 面對警察圍捕,歹徒不願束手待斃,於是爆發一場激戰
  4. 因為不想束手待斃,即使療程漫長且痛苦,他都堅持了下來。
  5. 餐廳營收大減,員工們不甘束手待斃,主動出擊,改變行銷策略。

辨識

參考詞語:「束手受斃、束手待盡、束手待死

典故說明

「束手待斃」的「束手」,是雙手被綑綁,不再抵抗的意思。如《史記.卷七八.春申君列傳》:「刳(ㄎㄨ)腹絕腸,折頸摺頤(一ˊ),首身分離,暴骸骨於草澤頭顱僵仆,相望於境,父子老弱系脰(ㄉㄡˋ)束手為群虜者,相及於路。」描述戰爭中被俘虜的父子老弱被繫住脖子,綁住雙手。此處文獻就用「束手」,表示了這樣的意思。又如:《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朕奮兵討擊,應時崩解,十餘萬眾束手降服,先帝璽綬歸之王府。」形容光武帝劉秀親自率兵征討,降伏赤眉君臣,讓十餘萬人束手。此處文獻所用「束手」,即表示無計可施,臣服的意思。在史書描述歷史事件中,多可見到以「束手」為核心而組構出意思相近的詞組,如「束手就縛」、「束手就擒」、「束手無策」等都是。至於「束手待斃」則出現在《宋史.卷一一四.禮志一七》及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宋史.卷一一四.禮志一七》記載建炎三年(西元1129),宋高宗行幸杭州,視導了浙西與浙東地區百姓生活後,下詔昭告天下:「當前金人一路侵逼,戰事一觸即發,我將士、百姓如能感念國家栽培的恩澤,記取徽、欽二帝被俘擄的恥辱,同時害怕敵軍的殘殺惡行,大家與其把雙手綁起來等死,不如齊心合力,戮力為國,才能保全大宋江山。」後來原文中的「束手待斃」可能從這裡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

書證

  1. 《宋史.卷一一四.禮志一七》:「與其束手待斃,曷若并計合謀,同心戮力,奮勵而前,以存家國。」(源)
  2.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卷二》:「所謂大臣者皆阿諛後進,而握兵柄主國論議者又多宦人,略不知前朝區處用心,貽厥之謀,但茫然失措,束手待斃,遂終誤國家大計,可傷也。」
  3. 元.劉一清《錢塘遺事.卷八.議遷蹕》:「今天下勤王之兵,在京屯戍者不下二十萬,猶堪一戰,豈束手待斃而已哉!」
  4. 《三國演義》第七回:「兵臨城下,將至壕邊,豈可束手待斃!」
  5.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七二回:「彼行而勞,我坐而逸。以逸待勞,此必勝之策也。豈可束手待斃乎?」
  6. 《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天下諸侯會兵至此,眼見滅國,無人替天子出力,束手待斃而已!」
  7. 《九命奇冤》第三三回:「若等欽差到了,方纔打點,那就遲了。萬一打點不來,豈不是『束手待斃』?此刻務必先派一個人到江西境上去等著,等欽差過境時,就在那裡打點。」
  8. 清.康有為〈上清帝第五書〉:「顧見舉朝上下,相顧嗟呀,咸識淪亡,不待中智。群居歎息,束手待斃,耆老仰屋而咨嗟,少壯出門而狼顧。」

在其他地方搜尋「束手待斃」

有提到「束手待斃」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