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栩栩欲活

ㄒㄩˇ ㄒㄩˇ ㄩˋ ㄏㄨㄛˊ

猶「栩栩如生」。見「栩栩如生」條。01.清.龔煒《巢林筆談.卷四.採藥圖》:「今夏、惠顧為予作《採藥圖》、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圖成、栩栩欲活、不知畫是我、我是畫也。」

辨識

參考詞語:「栩栩如生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栩栩如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莊子是戰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實環境的殘酷無情、轉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盪世間安身立命。莊子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地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齊物論〉中、莊子說他曾經作了一個夢、在夢中他變成了一隻美麗的蝴蝶、自快得意地四處飛舞、完全忘了自己是一個人。直到清醒過來、莊子才發現自己原來還是莊周、而不是蝴蝶。因為夢中蝴蝶是如此地「栩栩如生」、所以莊子感到好奇、到底是莊周作夢化為蝴蝶、或是蝴蝶作夢化為莊周?後來「栩栩如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貌態逼真、彷彿具有生命力。

書證

  1. 清.龔煒《巢林筆談.卷四.採藥圖》:「今夏、惠顧為予作《採藥圖》、霞思雲想、刻意經營。圖成、栩栩欲活、不知畫是我、我是畫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栩栩欲活」

有提到「栩栩欲活」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