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格格

ㄍㄜˊ ˙ㄍㄜ
  1. 清代貴族上自親王,下至輔國的女兒稱為「格格」。地位在公主之下,宗人女之上。

格格

ㄍㄜ ㄍㄜ
  1. 擬聲詞:
    (1)形容鳥鳴叫的聲音。《儒林外史》第一回:「忽然起一陣怪風,刮的樹木颼颼的響。水面上的禽鳥,格格驚起了許多。」
    (2)形容笑聲。《文明小史》第四三回:「眾人至此,有幾個禁不住格格的一笑。」
    (3)形容輕敲或碰撞的聲音。如:「格格作響。」《太平廣記.卷三四二.周濟川》引《祥異記》:「俄而擺臂,格格者,骨節相磨之聲也。」《聊齋志異.卷六.董公子》:「聞床上支支格格,如振衣,如摩腹,移時始罷。」

格格

ㄍㄜˊ ㄍㄜˊ
  1. 扞格,指抵觸阻隔而難以相合的狀態。清.徐珂《清稗類鈔.種族類.魚皮韃子》:「性嗜飲而健啖,所需酒品,皆以所採樺樹皮,及獵得之禽獸,乞俄人換之。故皆能操俄語,而漢語則格格不通,漢文更無論矣。」


在其他地方搜尋「格格」

有提到「格格」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