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殊路同歸

ㄕㄨ ㄌㄨˋ ㄊㄨㄥˊ ㄍㄨㄟ
  1. 比喻所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達到的效果卻一致。參見同歸殊途」條。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於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

殊路同歸

ㄕㄨ ㄌㄨˋ ㄊㄨㄥˊ ㄍㄨㄟ

即「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01.《史記.卷二三.禮書》:「蓋受命而王,各有所由興,殊路而同歸,謂因民而作,追俗為制也。」02.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崇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匡當世之失,莫不云太平。」

辨識

參考詞語:「殊途同歸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殊途同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書證

  1. 《史記.卷二三.禮書》:「蓋受命而王,各有所由興,殊路而同歸,謂因民而作,追俗為制也。」
  2. 漢.桓寬《鹽鐵論.利議》:「諸生對冊,殊路同歸,指在崇禮義,退財利,復往古之道,匡當世之失,莫不云太平。」

在其他地方搜尋「殊路同歸」

有提到「殊路同歸」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