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氣憤填膺

ㄑㄧˋ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1. 形容極度生氣,滿懷憤恨。如:「看見流氓欺負弱小,令人感到氣憤填膺,立刻報警。」

氣憤填膺

ㄑㄧˋ ㄈㄣˋ ㄊㄧㄢˊ ㄧㄥ

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01.《官場現形記》第二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辨識

參考詞語:「義憤填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義憤填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義憤填膺」係由「義憤」及「填膺」二語組合而成。 「義憤見於《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列傳.序》、〈逸民列傳〉是記敘東漢時品行高節、隱居不仕的人、作者范曄在序中寫明為這些人立傳的原因。西漢末年時、王莽篡位、士人內心都充滿了「義憤」、卻無法表達出來見到傳統文化被破壞殆盡、都不願再出來為國家盡力、紛紛隱居起來。即使後來漢光武帝禮聘他們、也不願意出仕、更不用說到了東漢中後期、小人當道的時候了。這種高尚的品行是值得為他們立傳的。 「義憤」是指士人見到漢室衰微、以致王莽有機可乘、奪取政權、心裡充滿了正義憤怒。 「填膺」則見於唐.高適〈餞宋八充彭中丞判官之嶺南〉詩、這是唐代的邊塞詩人高適替朋友餞別寫的一首詩、說從前看到朋友有才能卻不受重用、一直為他感到委屈。今日友人有機會為官、徵召的命令也下來了、這位朋友必須立刻前往嶺南上任。高適除了不捨之外、也叮嚀他到異地應注意的事情。詩中的「氣填膺」指的就是因朋友的懷才不遇感到不平、氣憤填滿胸中。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義憤填膺」、指胸中充滿因正義而激起的憤怒。

書證

  1. 《官場現形記》第二七回:「卻說賈大少爺正在自己動手掀王師爺的鋪蓋、被王師爺回來從門縫裡瞧見了、頓時氣憤填膺、怒不可遏。」

在其他地方搜尋「氣憤填膺」

有提到「氣憤填膺」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