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水流花落

ㄕㄨㄟˇ ㄌㄧㄡˊ ㄏㄨㄚ ㄌㄨㄛˋ

即「落花流水」。見「落花流水」條。01.唐.溫庭筠〈宿城南亡友別墅〉詩:「水流花落歎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還似昔年殘夢裡、透簾斜月獨聞鶯。」

辨識

參考詞語:「落花流水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落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行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後來「落花流水」多被用來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書證

  1. 唐.溫庭筠〈宿城南亡友別墅〉詩:「水流花落歎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還似昔年殘夢裡、透簾斜月獨聞鶯。」

在其他地方搜尋「水流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