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零的落花隨著流水漂走,形容暮春殘敗的景象。※#語或出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後亦用「落花流水」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01.唐.李群玉〈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閒雲不繫東西影,野鶴寧知去住心。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源) 02.唐.李嘉祐〈聞逝者自驚〉詩:「黃卷清琴總為累,落花流水共添悲。」 03.《水滸傳》第四三回:「這夥男女,那里顧個冷熱,好吃不好吃,酒肉到口,只顧吃。正如這風捲殘雲,落花流水,一齊上來搶著吃了。」 04.《水滸後傳》第二六回:「正在危急之際,忽有一隊人馬衝來,一個將官舞著雙鞭殺入,把那游兵殺得落花流水,四散逃走了。」 05.《紅樓夢》第四回:「這薛公子的混名人稱『獃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個弄性尚氣的人,且使錢如土,遂打了個落花流水。」 06.《鏡花緣》第二一回:「那鸚勺掄起大勺,跂踵舞起豬尾,一起一落,打的落花流水。」 07.《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一手輪開槓子,指東打西,指南打北,打了個落花流水,東倒西歪。」 08.《蕩寇志》第一二回:「這裡眾英雄各奮神威,帶領莊客,舞劍掄鎗,一擁殺上。好一似虎入羊群,那一二百人都落花流水的散了。」 09.《蕩寇志》第一七回:「秀妹妹,如果爹爹出陣,不來叫我時,你把我個信,待我抄入那廝陣後,殺他個落花流水。」
形容暮春殘敗的景象。&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
參考詞語:「水流花落、流水落花」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用「流水落花」來描述自己亡國前的種種已經不可再行擁有,現在和過去猶如天上人間般的不同。這裡「流水落花」詞序雖然顛倒,意思是一樣的。所以後來「落花流水」多被用來形容零落殘敗,雜亂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