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久了可使石穿。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語本《尸子》。後亦用「水滴石穿」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 △「繩鋸木斷」
01.《石門文字禪.卷二八.請殊公住雲峰》:「有志於立事,而事之竟成。無心於求名,而名之不捨。似水滴石,積之以日,而石自穿。」 02.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03.明.朱之瑜《朱舜水集.卷八.書簡五.與奧村德輝書八首之二》:「諺曰:『繩解木斷,水滴石穿。』夫繩非木之鋸,水非石之鑽也,蓋積漸使然耳。」
滴水久了可使石穿。&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
近義:心堅石穿、有志竟成、跬步千里、磨杵成針、鍥而不捨、繩鋸木斷
參考詞語:「滴水石穿、滴水穿石」
尸子,名佼,春秋末年時候的思想家。曾為商鞅的門下客,後來商鞅遭車裂,尸子避禍入蜀,終老一生。《尸子》一書原有二十篇,學說綜合儒、墨、名、法四家,後來全書散佚,今本只剩十二篇。《尸子》書中提到:「水,雖然不是鑽石頭的鑽子,但是可以把石頭滴穿;繩子,雖然不是用來鋸木頭的鋸子,但是只要不停的在木頭上來回磨擦,同樣可以把木頭切斷。」這是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結果。後來「水滴石穿」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持之以恆,事必有成。但也可用來比喻小問題日積月累也會成為大問題。例如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中記載一個故事:張乖崖當崇陽令時,因為發現管理府庫的官吏夾帶一文錢出來,於是判處杖刑,但是他不服,張乖崖就提筆寫下判例:「雖然每天只偷一文錢,但一千天之後就有一千文錢,日積月累就會變成為數可觀的一筆錢,就像用繩子磨擦木頭久了也會斷,水不間斷的滴在石頭上也會有穿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