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的樣子。《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事小敵脃,則媮可用也;事鉅敵堅,則渙然離矣。」
形容疑慮、積鬱等消除。唐.李翶〈祭中書韋相公文〉:「飄淪八年,顛白成翁。幽蟄忽發,渙然啟蒙。」
有文采的樣子。三國魏.阮籍〈通易論〉:「順而應人,渙然成章。」
出汗的樣子。《文選.魏.嵇康.養生論》:「夫服藥求汗,或有弗獲;而愧情一集,渙然流離。」
更新的樣子。《三國志.卷二五.魏書.高堂隆傳》:「願陛下少垂省覽,渙然改往事之過謬,勃然興來事之淵塞。」唐.陸贄〈收河中後請罷兵狀〉:「德音渙然,與之更始。」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0904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