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狐假虎威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1. 狐狸與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卻使老虎誤信百獸乃畏狐狸而走。
    [例]他仗著自己的大哥是經理,在公司裡狐假虎威,欺壓同事。

狐假虎威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1. 狐狸與老虎同行,借老虎的威風嚇走百獸,卻使老虎誤信百獸乃畏狐狸而走。見《戰國策.楚策一》。後比喻憑恃有權者的威勢恐嚇他人、作威作福。《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居中的人還要扣些謝禮,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債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文明小史》第三○回:「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個缺,得了個差使,就狐假虎威的發作起來了。」也作「狐虎之威」、「狐藉虎威」、「虎威狐假」。

狐假虎威

ㄏㄨˊ ㄐㄧㄚˇ ㄏㄨˇ ㄨㄟ

假,借。「狐假虎威」指狐狸借老虎的威風嚇走其他野獸。典出《尹文子》逸文。後用「狐假虎威」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狗仗人勢

用法

01.宋.洪邁《容齋五筆.卷一.狐假虎威》:「諺有『狐有虎威』之語,稚子來扣其義,因示以《戰國策》、《新序》所載。」 02.元.方回〈梅雨大水〉詩:「狐假虎威饒此輩,鼠穿牛角念吾民。」 03.《警世通言.卷三一.趙春兒重旺曹家莊》:「居中的人還要扣些謝禮,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債主,狐假虎威,需索不休。」 04.《文明小史》第三○回:「這些人只要等到署了個缺,得了個差使,就狐假虎威的發作起來了。」 05.《儒林外史》第一回:「想是翟家這奴才,走下鄉狐假虎威,著實恐嚇了他一場。」

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例句

  1. 用在「仗勢欺人」的表述上。

辨識

近義:仗勢欺人狐假鴟張鼠憑社貴驢蒙虎皮

參考詞語:「假虎張威、狐藉虎威、虎威狐假

典故說明

「狐假虎威」最早的典源出自於《尹文子》,後來有多本文獻引及,其中最能表示「狐假虎威」意思的是《戰國策》。《戰國策》所記載的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昭奚恤是楚國有名的大將,威震四方。楚宣王便問群臣:「我聽說北方國家都很怕昭奚恤,是這樣嗎?」群臣都無言以對,只有江一打了個比方說:「老虎專門捕獵各種動物為食,有一天抓到一隻狐狸,狐狸說:『你敢吃我嗎?天帝已命我為百獸之王,你若吃我就是違逆天帝的命令。如果不相信,可以走在我後面,看看其他動物見到我有什麼反應。』於是老虎便半信半疑的跟在狐狸後面,所有動物看到都嚇得逃走。老虎以為牠們真的是怕狐狸,而不知道其實野獸們怕的是牠自己。今天大王您有五千里的領地,有超過百萬的大軍,但統御軍隊的是昭奚恤,所以北方諸國其實怕的不是昭奚恤本人,而是您的軍隊啊!猶如野獸們怕的是老虎,而不是狐狸一樣。」這個「狐假虎威」的故事,後來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比喻藉著有權者的威勢欺壓他人、作威作福。

書證

  1. 他平日依仗著出身官家,狐假虎威,欺負他人。
  2. 頭兒出來我都不怕,我還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小土匪?
  3. 今日給你點名分,你可別就狐假虎威,到處招搖惹事。
  4. 哼!他以為有個總經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亂欺人?
  5. 他只是董事長身邊的司機,卻常狐假虎威地發號施令。
  6. 你何必怕他?他只不過是在狐假虎威,虛張聲勢罷了!
  7. 這可惡的奸臣仗著國君的信任,就會狐假虎威欺壓忠臣。
  8. 我實在看不慣他那狐假虎威的醜態,恨不得給他一巴掌!。
  9. 這些惡人儘在老百姓面前狐假虎威,一碰到大官無不哈腰鞠躬。
  10. 他也沒啥本事,只因為出身官家,便狐假虎威,為非作歹起來了。
  11. 發生戰爭的時候,往往有人狐假虎威,仗著敵人威勢反過來欺壓自己同胞。
  12. 平常這批人仗著老爺狐假虎威,如今老爺失勢,這批人當然成為過街老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