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語本《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01.宋.魏了翁〈陛辭奏定國論別人才回天怒圖民怨〉:「持之以堅,斷之以果,毋為人言所怵,嗜欲所移,則臣秉鉞於外,庶乎有恃無恐。」 02.明.高攀龍〈保安寺建養老堂疏引〉:「昔者,聖王老老長長幼幼之化行,舉天下之民,自生迄死,皆有恃而無恐。」 03.明.馮夢龍《增廣智囊.卷上.明智部.釣魚山》:「必也興屯田,葺廬舍,使民見可趨之利,而又置訓練之將,嚴互援之條,使武備飭而有恃無恐,民誰不欣然而趨之。」 04.《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單太爺道:『現在縣裡有了憑據,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
參考詞語:「有恃不恐」
恃,音ㄕˋ。依靠。不可寫作「侍」。
《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二十六年夏天,齊孝公親自率兵攻打魯國北部邊境。魯僖公得到消息後,立刻指派展喜帶著酒食、財物前去慰勞齊國軍隊。才見面,齊孝公就問:「你們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小人會害怕,君子則不會。」齊侯說:「你們國家府庫空虛,野地裡連青草也看不到,憑什麼不害怕?」展喜解釋說:「依仗先王之命。昔日我先祖周公和齊國先祖姜太公輔佐成王時,曾立下『世世子孫,無相害也。』的盟誓,並且保存在盟府裡。齊桓公在世時也盡力在協調解決諸侯間的問題,遵守盟約精神。您即位時,諸侯們都相信您也會遵守先王的盟約,由於我們相信您會信守互助不相攻的盟約,所以一點也不害怕。」齊孝公聽了以後便撤兵回國。後來「有恃無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有依靠而無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