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味和苦味。[例]飢者易為食,飢餓時看到食物就吃,那是不擇甘苦的。
比喻處境的順逆與苦樂。[例]表哥在家庭聚會裡,大談他在國外求學的甘苦。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甘味和苦味。《墨子.非攻上》:「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聊齋志異.卷二.齕石》:「向日視之,即知石之甘苦酸鹹,如啖芋然。」
比喻處境的順逆與苦樂。《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官場現形記》第一二回:「像大人這樣體恤人,曉得人家甘苦,只要有本事能報效,還怕後來沒有提拔嗎?」
困苦。《紅樓夢》第一一五回:「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好些。」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