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層出不窮」。見「層出不窮」條。01.宋.葉適《水心別集.卷四.進卷.兵權上》:「至於孫武、始棄法而言智。其著兵之情、奇正分合、豫應天下之變、百出而不窮、以詐自名於世、而曰兵徒詐而已矣。」(源)
參考詞語:「層出不窮」
此處所列為「層出不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層出不窮」原作「百出不窮」。「層出」表示接連不斷、唐代已有這樣的用法、韓愈的〈貞曜先生墓誌銘〉:「神施鬼設、閒見層出。」形容孟貞曜的詩作如鬼斧神工、巧思不斷。而「層出不窮」源自宋.葉適《水心別集.卷四.進卷.兵權上》。葉適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其學以功利尚實為主、是永嘉學派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與當時的理學相抗衡、並對古人及古書作大膽之譏評。他在〈兵權〉一文中談到、以往的兵書多是在講述隊伍陣仗、攻守進退、紀律號令等用兵的方法、但真正到了戰場、並不一定受用、還是要靠智慧才能取勝。而直到《孫子兵法》這本書才真正觸及到用兵的智慧。書中所述的兵法包羅萬象、「百出不窮」、可因應各種戰況、而基本的原則就是「詐」、即是「欺敵」。後來「層出不窮」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接連出現、沒有止盡。出現「層出不窮」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我道:『這科場的防範、總算嚴密的了。然而內中的毛病、我看總不能免。』繼之道:『豈但不能免、並且千奇百怪的毛病、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