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面貌清秀俊麗。語出五代十國.王朴《太清神鑑.卷一.神秘論》。
01.五代十國.王朴《太清神鑑.卷一.神秘論》:「耳要白兮口要紅,眉清目秀鼻如筒;更兼六府相朝揖,富貴一生到老終。」(源) 02.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 03.元.白樸《東牆記》第一折:「自從昨日後園中見了那個秀才,生得眉清目秀,狀貌堂堂。我一見之後,著我存於心目之間。」 04.元.曾瑞《留鞋記》第一折:「他可有渾身俏,我偷將冷眼窺,端的個眉清目秀多伶利。」 05.《三國演義》第一四回:「帝一日命人至操營,宣操入宮議事。操聞天使至,請入相見。只見那人眉清目秀,精神充足。」 06.明.瞿佑《剪燈餘話》第五卷:「魏鵬五歲就通讀五經,七歲就能做文章,長得肌膚晶瑩雪白,眉清目秀,鄉里稱他為神童。」 07.《紅樓夢》第七回:「眉清目秀,粉面硃脣,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只是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態。」 08.《醒世姻緣傳》第四六回:「宗師見是個披髮童生,眉清目秀,知是逼真晁梁無疑。」
形容面貌清秀俊麗。
參考詞語:「清眉秀目、目秀眉清、眉彎目秀、眉清目朗、眉目清明、眉目清秀」
《太清神鑑》是一本專論相法的書,其中引錄了不少宋代以前的相書篇章,總共有六卷。書裡針對掌紋、面相、骨骼、姿態、氣色、語氣、聲調、臥姿、腳步緩急以及痣相等方面都有詳細的分析說明。作者重視陰陽賦形,以及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認為人生居天地之中,接受五行物質精華成為萬物之秀,然而在形體還不具備有辨別能力的時候,人體各部位所呈現的型態除美惡外,更蘊藏著吉凶。相術學家早將人的五官(眉、眼、鼻、口、耳)與五行(金、木、水、火、土)相搭配,用來推演一個人的貧賤富貴、壽命長短及性格剛柔等。除了五官外,該書也指出人的骨骼與聲音氣息同樣也是重要的觀察對象。《太清神鑑.卷一.神秘論》提到:「人的壽命長短要怎樣看出來呢?假如一個人因為氣不足而導致所發聲音短促,身形消瘦且骨頭突出的話,那麼他必定會在四十歲之前死去。反觀耳朵白皙,嘴唇紅潤,面貌清明俊秀,鼻子高挺,再加上臉部六府豐隆而相對,能具備這樣面相的人就可富貴一生。」後來原文中的「眉清目秀」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面貌清秀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