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眾矢之的

ㄓㄨㄥˋ ㄕˇ ㄓ ㄉㄧˋ
  1. 矢,箭。的,目標。眾矢之的比喻大家一致攻擊的目標。
    [例]球隊戰績不佳,教練自然成為眾矢之的,想想處境實在堪憐。

眾矢之的

ㄓㄨㄥˋ ㄕˇ ㄓ ㄉㄧˋ
  1. 矢,箭。的,箭靶子。眾矢之的指許多支箭所共射的靶子。比喻大家一致攻擊目標。如:「他作奸犯科,喪盡天良,早已成為眾矢之的。」

眾矢之的

ㄓㄨㄥˋ ㄕˇ ㄓ ㄉㄧˋ

指眾人射箭的靶子。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目標語或本《明史.卷二三一.顧憲成等傳》。

用法

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用在「眾人指責」的表述上。

例句

  1. 小明平時脾氣不好,又愛損人,才會成為眾矢之的。
  2. 如果你不想成為眾矢之的,最好還是少說話、多做事。
  3. 你的脾氣不好,平時得罪太多人,所以成了眾矢之的。
  4. 同學十分不合群,經常在團體唱反調,因此成為眾矢之的。
  5. 球隊本季的戰績不佳,教練自然成為眾矢之的,處處受到責難。
  6. 由於公司虧損,負責業務部門的王經理成為眾矢之的,處境十分艱難。
  7. 他屢次假公濟私,對上司則逢迎拍馬,才會讓自己成為同事間的眾矢之的。

辨識

近義:千夫所指眾口交攻

反義:交口稱譽眾星捧月

參考詞語:「叢矢之的、眾怨之的、眾射之的

典故說明

「眾矢之的」典源作「眾射之的」。明朝正德、嘉靖年間,先是王守仁在軍中趁工作閒暇授徒講學,之後再傳弟子徐階擔任內閣大學士時,在京師設講會講學,使得講學風氣興盛起來,造成一股潮流。自此,無論是在朝官吏或是地方士紳、長老,紛紛開始聯合講會,成立書院,相互應和。萬曆年間,由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建的東林書院,名號尤其響亮。他們時常譏諷朝政,評論人物,士大夫相繼依附,於是和東林書院有關的人都被稱為「東林黨」。但也因為名氣太大遭到毀謗氣焰太盛招致各方的責難,批評的輿論接連而來,加上幾次的政治鬥爭都和東林書院的人有關,使得眾人攻擊的目標,都指向在東林書院講學的顧憲成等人。後來「眾矢之的」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眾人一致攻擊的目標。

書證

  1. 無書證

在其他地方搜尋「眾矢之的」

有提到「眾矢之的」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