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
用石針扎刺肌膚治病。
比喻指出錯誤,以求改正。[例]規過砭失
比喻刺激如針刺。[例]寒風逼人,砭人肌骨。
《國語辭典簡編本》版本編號:2014_2024122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
使用說明
名
古時用來治病的石針。參見「砭石」條。
動
古人用石針扎刺肌膚治病。《新唐書.卷七六.后妃傳上.則天武皇后傳》:「帝頭眩不能視,侍醫張文仲、秦鳴鶴曰:『風上逆,砭頭血可愈。』」
救治。唐.韓愈〈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又如心中疾,針石非所砭。」宋.蘇軾〈擇勝亭銘〉:「我銘斯亭,以砭世盲。」
刺、刺痛。宋.歐陽修〈秋聲賦〉:「其氣慄冽,砭人肌骨」。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版本編號:2015_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