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禮有往來

ㄌㄧˇ ㄧㄡˇ ㄨㄤˇ ㄌㄞˊ

猶「禮尚往來」。見「禮尚往來」條。01.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六.居喪所守》:「禮有往來,人情相望也久矣,不可以徒受也。」

辨識

參考詞語:「禮尚往來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禮尚往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禮記》是儒家典籍之一,由漢朝戴聖所輯,為十三經之一,內容多是孔子的弟子及後學所記。書中所記載的,都是上古時期的禮俗儀式和儒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在《禮記.曲禮上》中提到,上古時代人心純樸,凡事沒什麼準則,只照著內心的誠意來行為;到了文明時代,就講究施與受間的互相往來,受到別人的恩惠,也要回報別人的恩惠。如果受到恩惠卻不報答,就不合乎禮;如果受人報答卻沒有給人恩惠,也於禮不合。人與人的關係,因為禮的作用而能保持和諧,如果沒有禮,就會發生危機。所以禮是一定要學習的。「禮尚往來」比喻別人以禮相待,也要以禮回報。

書證

  1. 明.李詡《戒庵老人漫筆.卷六.居喪所守》:「禮有往來,人情之相望也久矣,不可以徒受也。」

在其他地方搜尋「禮有往來」

有提到「禮有往來」的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