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K

搜尋方式

秋風過耳

ㄑㄧㄡ ㄈㄥ ㄍㄨㄛˋ ㄦˇ
  1. 比喻漠不關心。元.汪元亨〈沉醉東風紗帽短妝些樣子〉曲:「閑共漁樵講論時,說富貴秋風過耳。」《東周列國志》第七一回:「富貴於我如秋風之過耳,吾何愛焉?」

秋風過耳

ㄑㄧㄡ ㄈㄥ ㄍㄨㄛˋ ㄦˇ

秋風從耳邊吹過。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語出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 耳邊風」、「馬耳東風

用法

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用在「聽而不聞」的表述上。

例句

  1. 他的心變了,怎麼連父母的勸阻,也只當秋風過耳?
  2. 對那些不實的流言,他一向當成秋風過耳,不予理會
  3. 這位學生老師的訓誨當成秋風過耳,全然不放在心上。
  4. 老王好像對於藝術毫無興趣,不然怎麼聽到鋼琴家的演奏,也是當成秋風過耳一般?
  5. 小明想起長輩平時的諄諄教誨,他全當作秋風過耳,如今身無一技之長,已經後悔莫及。

辨識

近義:耳邊風馬耳東風無動於衷置若罔聞

反義:拳拳服膺銘記在心

參考詞語:「如風過耳、飄風過耳、風過耳、風吹過耳

典故說明

漢代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記載,吳王壽夢有四個兒子:諸樊、餘祭、餘昧和季札,以四子季札最賢能,於是他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季札不接受。吳王壽夢死後由諸樊代理國政,一年後,諸樊要季札遵照壽夢遺即位,但季札舉了子臧為了成全成王,拒不接受王位逃亡宋國的例子,表明自己的心意,諸樊只好將延陵封給季札。諸樊死後餘祭即位,餘祭又傳位餘昧,餘昧在位四年,死前想將王位傳給季札,但他仍不接受,說:「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意思是,富貴對我來說,就像秋風從耳邊吹過,一點也不在意,表明他不戀棧王位的心意。後來「秋風過耳」被用來比喻漠不關心、毫不在意。

書證

  1. 漢.趙曄《吳越春秋.吳王壽夢傳》:「欲授位季札,季札讓,逃去,曰:『吾不受位,明矣。……富貴之於我,如秋風之過耳。』」(源)
  2. 元.汪元亨〈沉醉東風.紗帽短妝些樣子〉曲:「閑共漁樵講論時,說富貴秋風過耳。」
  3. 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二折:「那一個不指皇天各般說咒,恰似秋風過耳早休休。」
  4. 《西遊記》第七七回:「莫說是麻繩綑的,就是碗粗的棕纜,只也當秋風過耳,何足罕哉!」
  5. 《東周列國志》第七一回:「昔先君有命,札不敢從,富貴於我如秋風之過耳,吾何愛焉?」

在其他地方搜尋「秋風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