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比喻專心恭敬地聆聽。※#語或出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 △「傾耳而聽」
比喻專心恭敬的聆聽。
用在「仔細聆聽」的表述上。
近義:張耳拱聽、傾耳而聽
參考詞語:「洗耳拱聽」
「洗耳恭聽」及「傾耳而聽」都有仔細傾聽的意思。 「洗耳恭聽」側重於恭敬的態度;「傾耳而聽」則無此意。
洗耳恭聽 傾耳而聽 |
○ ☓ 每個人都∼老師訓話、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
☓ ○ 在這山裡、你若∼、還可以聽到山神的歌聲呢! |
「洗耳恭聽」是指洗乾淨耳朵恭敬地聆聽。典源或出於元曲。例如元代鄭廷玉所寫的雜劇《楚昭公》第四折中提到一段故事:秦王派了百里奚護送公主下嫁給楚昭公的兒子。百里奚聽說楚昭公的夫人和兒子都曾在漢江落水、後來如何能獲救、就請楚昭公說給他聽、他願意「洗耳恭聽」。也有人認為「洗耳」一語是出自於晉.皇甫謐《高士傳》。但《高士傳》中記載堯舜時期的賢人許由、因為他的賢德、堯想將帝位讓給他、他拒而不受、歸隱於箕山之下。堯又想請他出任地方官、他聽了後跑到池塘邊洗耳、這和「洗耳恭聽」之「洗耳」的目的不同:一個是洗耳為了洗掉聽到不願聽的話、一個是洗耳表示要恭敬地聽人家的話。